作为圆桌讨论嘉宾,上海科技大学大科学中心副研究员王美晓说,张江科学城正在建设光子大科学装置群,巴里什等顶尖科学家的经验之谈对他们研制大科学装置很有启发。
2016年2月,一项重大科学发现震惊了世界——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科学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利用高级LIGO大科学装置,首次探测到了来自两个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引力波这种时空弯曲中的涟漪,是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波,它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
作为LIGO项目原主管,巴里什因这一重大发现与两位科学家分享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经过十几亿光年的旅行后来到地球,对时空的扰动量级已经小到10的负21次方,要探测到它是非常困难的。”作为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的“桥梁”,巴里什带领团队与科学家和工程师不断沟通,制定出一套精密完整的探测方案,包括直径为34.7米的光学组件、多阶段噪音隔离技术、主动减震技术等。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工程师团队满足了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提出的科研需求,把LIGO建成灵敏度极高的大科学装置。
“科学家像人的大脑,提出各种创新想法;工程师像人的双手,把想法变成现实。”王美晓在圆桌讨论环节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首批规划的10个实验站之一——物质电子结构实验站的系统负责人,他们已举办多次用户研讨会,倾听科学家的需求,力争将SHINE物质电子结构实验站建成全球领先的大科学装置实验站。
如何培养出智慧灵巧的科研“双手”?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在演讲中介绍了上海交大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一系列探索。“我们要把单一学科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复合型的工程能力培养,用未来的眼光瞄准前沿科技,培养面向未来的工程创新人才。”为此,上海交大正在实施“大学科”行动计划,将多个传统学科与前沿科技发展趋势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出席论坛。